6月6日,國務院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,提出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,下好改革先手棋,發揮市場“主引擎”和政府“助推手”作用,將惠民生作為重要抓手,爭取今年經濟發展“上半場”表現不俗,“下半場”勇奪佳績,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。
      有學者提出,我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處理改革和發展的關係。過去,當發展遇到問題時,提出要深化改革,而在改革推進過程中,如果經濟下滑,發展又成為最急迫的問題,回到重發展、輕改革的老路。現在經濟管理似乎正面臨這樣的抉擇:是先穩住經濟保發展還是堅定不移促改革。
      今年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開局之年,各項改革舉措正在陸續出台。從長期看,改革有助於釋放經濟內生增長動力,但在過渡期,深化改革有可能產生經濟下行壓力。受“三期疊加”影響,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.4%,略低於今年全年7.5%的增長目標。增長與改革二者如何兼顧,考驗決策智慧。
      新一屆政府沒有不顧經濟實際承受能力一味給經濟“動手術”,也沒有採取打“強心針”的政策拉動經濟強力反彈,而是選取新的著力點,將惠民生作為穩增長與促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無論是採取措施穩增長,還是部署改革事項,都以惠及民生的力度作為取捨標準,既保持經濟平穩運行,又狠抓各項改革落實。
      例如,當利率市場化改革啟動以後,融資成本快速上升給中小微企業正常生產帶來很大困難。國務院採取定向降準、減稅以及鼓勵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等有針對性措施支持企業發展,穩定就業。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時,又加快中西部交通水利基礎設施、棚戶區改造、農村飲水安全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力度。當簡政放權改革面臨阻力時,又連續召開會議強調政策落地,並將派出督察組督察政令落實情況。
      會議強調,惠民生是各級政府的責任,也是促發展的重要抓手。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都要向改善民生聚焦,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。切實回應群眾期盼、解決實際問題,到年底交出有內容、有數字的成績單,使廣大人民受益、為經濟發展助力。
      有專家提出,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當前最大的政治。如果將惠民生作為評價改革和發展的標準,統籌促改革與穩增長,很多爭論和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〃新華社記者 郭洪憨  (原標題:穩增長與促改革合力惠民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28hwxn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